阜平县砂窝村创新“光伏+羊肚菌”立体种植模式,亩产值突破8万元
在河北省阜平县,有一个名为砂窝的村庄,这里正通过创新“光伏+羊肚菌”立体种植模式,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,亩产值达到了惊人的8万元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砂窝村位于太行山区,地形复杂,土地资源有限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,增加村民收入,砂窝村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。在专家的指导下,砂窝村引进了“光伏+羊肚菌”立体种植模式,充分利用土地空间,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。
“光伏+羊肚菌”立体种植模式,顾名思义,就是将光伏发电与羊肚菌种植相结合。在砂窝村,村民们将光伏板铺设在土地上,光伏板下面则是羊肚菌的种植区域。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,提高了土地利用率。
在光伏板下种植羊肚菌,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,还能为羊肚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。羊肚菌生长过程中,会产生二氧化碳,而光伏板可以吸收这些二氧化碳,进行光合作用,从而提高光伏发电效率。此外,羊肚菌种植过程中,还可以为光伏板提供遮阳、降温的作用,延长光伏板的使用寿命。
据了解,砂窝村的羊肚菌种植面积已达200多亩,亩产值高达8万元。这一成绩的背后,是村民们辛勤付出的结果。在专家的指导下,村民们掌握了羊肚菌种植技术,从选种、播种、管理到采摘,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,确保了羊肚菌的品质。
“光伏+羊肚菌”立体种植模式的成功实施,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出,还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。在羊肚菌种植过程中,村民们可以参与到各个环节,增加收入。同时,这一模式还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,进一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。
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,砂窝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。专家表示,这种“光伏+羊肚菌”立体种植模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,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,增加农民收入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。
未来,砂窝村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不断完善“光伏+羊肚菌”立体种植模式,提高种植技术,扩大种植规模,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。同时,砂窝村也将积极推广这一模式,让更多地区受益,共同实现农业现代化、乡村振兴的目标。
- • 易县酸枣仁产业集群崛起,吸纳10万人就业,产业链全国覆盖
- • “党建+产业”模式助力阜平食用菌核心区发展,203座大棚就业新篇章
- • 满城草莓大棚全面推广蜜蜂授粉,绿色认证产品溢价超30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首届国际驴肉火烧节盛大开幕,万人共破吉尼斯纪录!
- • 阜平林下经济示范区获联合国授牌,菌药套种模式走向世界舞台
- • 主城区教育升级:10所新建中小学全面配备AI编程实验室
- • 阜平农村电商学院揭牌仪式盛大举行,助力5000名“新农人主播”崛起,推动农产品上行新篇章
- • 保定试点“周末2.5天弹性作息”,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
- • 唐县庆都山荣登国家地质文化村,火山岩地貌研学游热度攀升
- • 易县太行山绿化工程成效显著,造林10万亩,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2%
- • “惠民书市发放百万购书券,数字阅读终端进驻地铁站,阅读盛宴席卷城市角落”
- • 阜平骆驼湾村“小红军成长营”:荒野求生与红色话剧排演,传承红色基因受热捧
- • 高碑店智慧农田创新实践,超万亩土地粮食亩产增收15%,领跑全省农业发展新潮流
- • “揭榜挂帅”机制全省首创,助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
- • 唐县山区学生发明太阳能羊圈清洁机器人,荣获国家专利授权
- • 高碑店市"早餐营养改善计划"惠及5万农村学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