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定吸纳京津技术成果1368项,协同项目投资额超3800亿元,共筑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篇章
近年来,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,河北省保定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,积极吸纳京津两地技术成果,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。据统计,保定市共吸纳京津技术成果1368项,协同项目投资额超过3800亿元,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保定市地处京津冀腹地,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。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,保定市积极对接京津,引进京津优质资源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在吸纳京津技术成果方面,保定市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据了解,保定市共吸纳京津技术成果1368项,涵盖了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多个领域。这些技术成果的引进,为保定市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,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。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,保定市通过引进京津的先进技术,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,如保定市中科创新园、保定市华讯方舟等。
在协同项目投资方面,保定市也取得了丰硕成果。据统计,协同项目投资额超过3800亿元,涉及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合作、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。这些项目的实施,不仅为保定市带来了大量投资,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。
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,保定市积极对接京津,推进交通、能源、环保等领域的合作。例如,保定市与北京市共同建设的京保高速,极大地缩短了京津与保定之间的时空距离,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在产业合作方面,保定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与京津企业开展深度合作。例如,保定市与北京市合作建设的北京·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典范。此外,保定市还与天津市合作建设了天津·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为两地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。
在科技创新方面,保定市积极引进京津的科研机构和人才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。例如,保定市与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,共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平台,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。
总之,保定市在吸纳京津技术成果、推动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未来,保定市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,深化与京津的合作,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保定市的努力下,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- • 安国市中医药名师工作室挂牌,国医大师带徒传承千年技艺
- • 保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约百亿级新能源项目,引领绿色产业新篇章
- • 燕昭王黄金台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,战国时期招贤竹简再现历史风采
- • 氢能产业新政助力发展,加氢站建设补贴提升至50%
- • 阜平食用菌产业崛起,年产值突破10亿元,深山小县变身“华北菌都”
- • 涞源县明代长城砖窑遗址焕新开放:古法烧砖,自制城砖刻名永留历史
- • 高碑店市"早餐营养改善计划"惠及5万农村学生
- • “共享用工”平台上线,助力新能源企业破解季节性用工难题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民宿管家培训班圆满结业,首批50名贫困户签约五星级民宿
- • “国企岗位定向招聘,助力脱贫家庭大学生实现就业帮扶率100%”
- • 涞水野三坡地质小分队喜获新发现,研究成果荣登《科学》杂志子刊
- • 顺平县农村养老食堂创新服务,“送餐到家”助力养老生活
- • 涞源县冰雪旅游蓬勃发展,万人就业,滑雪教练持证上岗率达95%
- • 京保社保卡互通:打破地域限制,实现异地就医、公交出行一卡通用
- • 中国生物医药城保定基地封顶,恒瑞、百济神州等知名企业首批入驻,助力区域产业升级
- • 唐县古中山国文化广场盛大启用,周末全息投影历史情景剧精彩上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