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定创新"三维育人"模式:课堂+田野+云端助力乡村振兴
保定市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创新构建“三维育人”模式,通过“课堂+田野+云端”的立体化培养体系,将教育、科技与数字化深度融合,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。以下是该模式的核心实践与成效:
课堂筑基:专业教育对接乡村需求
技能立校: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以“三维驱动”模式(政治引领、专业赋能、社会服务)培养乡村急需人才,如信息工程系师生通过非遗传承实践助力铁画工艺创新,形成“做中学”的育人闭环。
农科融合: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师生团队深入涉县梯田,运用三维扫描、航拍等技术为传统村落建立数字档案,将专业课程与田野调查结合,实现“知识结构能力+实践能力”双提升。
田野实践:青年力量扎根乡土
科技特派员制度:保定市选派993名农业科技特派员下沉乡村,推广矮化密植、水肥一体等技术,带动“三优”红富士苹果等特色产业升级,累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3.2万人。
大学生职业经理人:603名涉农专业大学生担任农业职业经理人,包联2069家企业,开展技术培训9338次,形成“专家团队+技术能手+职业经理人”的金字塔型人才体系。
云端赋能:数字技术打破城乡壁垒
智慧教育覆盖:通过“城乡互动课堂”项目,35所偏远山区学校共享河北小学优质课程,农村中小学多媒体设备覆盖率达97.1%,实现“一部手机联通优质资源”。
数字乡村基建:全市行政村实现光纤宽带全覆盖,5G网络覆盖平原农村,数字电视、电商平台等应用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,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站网上可办率达100%。
该模式通过“三维协同”推动人才链、产业链、数字链深度融合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“保定经验”。
- • 京雄保城际铁路保定南站开工,30分钟直达大兴机场,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
- • 城市大脑2.0上线,交通事故AI识别响应速度突破90秒,智慧交通再升级
- • 满城草莓太空育种成果显著,抗病品种亩产提升50%
- • 保定冬至饺子宴创吉尼斯纪录,10万人共包“巨型驴肉蒸饺”,弘扬传统美食文化
- • 中国移动元宇宙产业园签约,引领虚拟现实产业迈向千亿集群新纪元
- • 高碑店智慧粮仓启用AI监测系统,粮食损耗率显著下降至1.2%
- • 高阳县纺织工人家属院改造竣工:百年苏式建筑焕新颜,变身网红打卡地
- • 保定-苏州产业协同中心挂牌,携手承接长三角科创资源,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
- • 徐水区繁育“农大761”抗逆小麦,博士农场引领科技成果转化新标杆
- •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基地盛大开放,亲子合作共育“宇宙椒苗”
- • 曲阳石雕非遗工坊传承匠心,千人学徒作品荣登国家博物馆
- • 直隶官府菜AI厨师学院盛大开学,机器人掌握300道宫廷菜做法引领烹饪新潮流
- • 《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数字藏品上线,金缕玉衣3D模型可穿戴创新体验》
- • “阜平县悬崖村:从扁担聘礼到无人机吊彩礼,现代化飞越千米深谷”
- • 曲阳石雕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,孵化200家小微企业,80%从业者实现脱贫
- • 燕昭王黄金台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,战国时期招贤竹简重现世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