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党建+产业”模式助力阜平食用菌核心区发展,203座大棚就业新篇章
近年来,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,各地纷纷探索出一条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。在河北省阜平县,一种名为“党建+产业”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,不仅有效推动了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,更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。
阜平县位于太行山区,生态环境优美,适宜发展食用菌产业。然而,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带动,当地农民增收困难。为改变这一现状,阜平县充分发挥党建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,创新推出“党建+产业”模式,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,实现了党建与产业的双赢。
在“党建+产业”模式下,阜平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项目,通过党建引领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发展。阜平食用菌核心区作为该模式的示范点,已带动203座大棚实现就业,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。
阜平食用菌核心区占地1000余亩,拥有智能化温室、现代化加工车间等设施。在核心区内,党员们带头参与产业发展,积极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,提高种植效益。同时,核心区还与周边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,通过“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,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参与食用菌种植,实现资源共享、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。
在核心区的带动下,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。目前,阜平县已建成食用菌种植基地20余个,种植面积达1.2万亩,年产量达2万吨,产值达2亿元。这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,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,为阜平县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在“党建+产业”模式下,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以下是该模式带来的几点积极影响:
1.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。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,农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,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。
2. 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,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群众共同致富,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3. 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,为阜平县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,为实现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奠定了基础。
4. 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。阜平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,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,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。
总之,“党建+产业”模式在阜平食用菌核心区的成功实践,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借鉴。相信在党的领导下,我国各地将继续探索创新,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地生根,为农民增收致富、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
- • 医保基金监管迈向新纪元:区块链技术助力异地就医结算提速至5分钟
- • “新农人”直播大赛圆满落幕,带货总额突破3亿元,孵化百名网红新秀
- • 保定焖子惊艳米兰世博会,意媒赞誉“东方肉冻征服欧洲”
- • 涞源县白石山首推“化石猎人”亲子课,三叶虫标本带回家,开启自然探索之旅
- • 顺平县肠衣匠人葬礼推环保新规,“生物降解长明灯”替代纸钱
- • 顺平县桃花节别开生面,昆虫旅馆搭建课助力景区生态链建设
- • 博野古梨园认养模式创新,“千年梨树”云管家服务助力创收千万
- • 中国生物医药城保定基地封顶,恒瑞、百济神州等知名企业首批入驻,助力区域产业升级
- • 安国市“数字药田”项目启动,10万亩中药材实现区块链溯源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
- • 保定低空经济覆盖应急救援与文旅体验,拓展20+应用场景助力城市发展
- • 博野梨花节盛启“梨园戏曲马拉松”:30小时连演68出传统折子戏,传承文化魅力
- • 玖兴农牧全产业链布局京津冀,年出栏肉鸡超5000万只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破圈,马家老鸡铺单日销售额突破200万元,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
- • 燕文化研究院成立,郭隗“千金市骨”人才理论融入管理学科教材,传承与创新共绘人才发展新篇章
- • 唐县全域“光伏+农业”模式落地,30万亩山坡地实现双重收益
- • 保定驴肉全产业链升级,深加工产品占据京津市场65%份额,助力乡村振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