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县纺织博物馆非遗织机实操课开课,体验传统技艺,两小时织出专属土布杯垫
近日,高阳县纺织博物馆内热闹非凡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非遗织机实操课”在这里正式开课。来自各地的纺织爱好者齐聚一堂,共同感受传统织造技艺的魅力。在短短两小时内,他们亲手织出了属于自己的土布杯垫,体验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
高阳县纺织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,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古代纺织工具和织品。此次实操课的开展,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传统织造技艺,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。
活动现场,学员们首先参观了博物馆内的各种织机,了解了不同织机的特点和用途。随后,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,学员们开始了实操环节。从选线、穿线、打结、织布,每一个步骤都要求学员们认真操作,用心体验。
“这是我之一次接触织机,感觉非常神奇。”来自北京的学员小李兴奋地说,“以前只在电视剧里看过织女织布的场景,今天终于有机会亲手体验了,真的非常激动。”
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,学员们逐渐掌握了织机的操作技巧。经过两个小时的辛勤劳作,一个个精美的土布杯垫呈现在大家面前。这些杯垫不仅具有实用价值,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成为了学员们心中的珍品。
“这次实操课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传统织造技艺的魅力。”学员小王表示,“在现代社会,我们越来越追求速度和效率,而传统织造技艺却需要耐心和细心。这种慢生活的方式,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态度。”
高阳县纺织博物馆馆长表示,举办此次实操课,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。通过亲身体验,学员们不仅学到了技艺,还增强了文化自信。未来,博物馆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,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。
此次“非遗织机实操课”的成功举办,不仅让学员们体验到了传统织造技艺的魅力,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非遗文化一定会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
- • 涞源县七山滑雪场周边村打造“冰雪农庄”,村民年收入翻番达12万元
- • 安国本草少年研学营盛大启幕,夜探百草园辨识50种药用植物
- • 蠡县百年老调剧团创排《颜元传》,荣膺国家级非遗保护资金扶持
- • 徐水舞狮惊艳央视春晚,VR直播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绝技魅力
- • 槐茂酱菜与中科院携手,百年酱缸微生物群踏上太空之旅
- • 燕昭王黄金台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,战国时期招贤竹简再现历史风采
- • 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破圈,马家老鸡铺单日销售额突破200万元,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
- • 保定暴雨预警系统升级,精准预报助力分钟级响应,守护市民安全
- • 易县易水湖禁渔三年成效显著,鳜鱼种群密度恢复至历史峰值
- • 保定新发地扩建冷链仓储,筑牢京津冀“菜篮子”安全防线
- • 数字农业新格局:1+22+35场景布局成型,108个博士农场激活创新链
- • 顺平乡村图书馆全覆盖,农民借阅量年增40%,文化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
- • 涞源县腊月二十三冰雪祭灶,冰雕灶王爷亮相七山滑雪场,传承民俗魅力
- • 保定设立500亿元产业母基金,助力未来产业赛道腾飞
- • 顺平腰山镇试点“未来乡村”:无人机配送助力实现全面覆盖
- • 退伍军人返乡创办共享农场,盘活闲置土地5000亩助力乡村振兴